食 色岁除年味判 答

2025-04-26 19:21:36 产品中心 1

  每到岁除,“年味”这个词都会久别重逢、按期上台,宛如一年一次的春节晚会,拉起鸡鸭鱼虾们的手,锣鼓喧天、热热闹闹,对着簇新的送行嗟叹。我这些年在外游历,过的节不少,但唯一祖国岁除,是带有法力的回忆,一边啰嗦着要跟体重秤势不两立,一边深陷于年味中不能自制,从小到大,年复一年。

  年味,或许是有形的,从小时分挂在宅院里的萝卜干、风干的腊肠,到砧板上擀出的白嫩的饺子皮,一切都有据可查,渐渐堆积起对新春的神往。父辈们络绎在厨房繁忙,小辈们把瓜子、花生、榛子“嗑”了个遍,吃到半饱,也没一刻得閒。总是大大一桌还没等支起来,守岁的温存就席卷山海,一道道菜切好了、料备齐了,用最规范的队形蓄势待发。鱼要放在“C位”,带着“年年有余”的愿景,一菜定“江山”;炸丸子的面浆已调好,看不清悄悄的馅料,却能闻出浓艳宛转的萝卜香;拌菜工序简略,颜值却出类拔萃,金黄的蛋饼丝、美丽的水萝卜、黄瓜、粉丝和豆腐干,摆成一圈五彩斑斓;而“偶像包袱”最重的,往往是还炖在锅里的大肘子,缝隙中弥漫出盛气凌人的香,总能让小孩子们“抓心挠肝”,可它架子大,不到最终一刻坚决不出面。

  年味,也不一定便是滋味,或许本就无形。或者说,“年味”这词之于每个人,年月越长,无形感就越重。不信你看,等母亲穿上红毛衣,父亲在门口把春联贴上的那刻起,年味就全出来了。少小离家老迈回,岁除一年盼一次团圆,盼得多是这份典礼感。小时分要等红包,长大了囊中不再羞涩,或许拿给爸爸妈妈的,却只有几句贴心话。静静跟在他们死后,细数柴米油盐,温热又满意。


导航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